2020年中國石油焦產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
石油焦的主要用途是電解鋁所用的預配陽極和陽極糊、碳素行業生產增炭劑、石墨電極、冶煉工業硅以及燃料等。主要用于制取碳素制品,如石墨電極、陽極弧、制作煉鋁陽極,提供煉鋼、有色金屬、煉鋁制用。
2019年產量達2766.75萬噸
2014-2019年,我國石油焦產量整體呈波動上升的勢頭。2019年國內石油焦總產量2766.75萬噸,同比增長2.47%。一季度產量702.61萬噸,僅2月份受春節假期部分煉廠降產以及2月份時間相對較短影響產量不及220萬噸,其他兩個月均在240萬噸以上。二季度產量651.09萬噸,隨著一年一度的焦化檢修高峰期的到來,整體月產量呈下降的趨勢。三季度產量693.05萬噸,三季度產量變化跟二季度恰恰相反,隨著焦化裝置陸續開工,石油焦產量隨之增加。四季度產量714.12萬噸,11月份受部分中石化煉廠焦化裝置檢修影響,整體開工水平較低,到12月份國內焦化裝置基本恢復生產,產量大增。
需求量維持平穩
在需求方面,隨著國內供給側改革深入,鋼鐵和電解鋁行業將逐步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,石油焦的需求量將維持平穩。2018-2019年,行業需求疲軟,2019年全年石油焦表觀消費量達3028.1萬噸。
2019年國內延遲焦化裝置有效產能增加,國產石油焦隨之增加,但是受下游需求的走弱,石油焦進口量大幅下降。全年來看,上半年下游炭素行業大都處于虧損狀態,加之煉廠開工情況不佳,6月份焦化裝置開工達到全年最低210.55萬噸。下半年雖然國產石油焦產量有所增加,但是進口石油焦總量大幅下降,整體表觀消費量也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。
生產區域主要分布在北方
在產能分布地區來看,目前我國石油焦產能主要分布在山東地區的。介于此,我們在中國石油焦生產區域劃分中,將山東從華東地區當中單獨拿出來進行分析。根據卓創資訊公布的數據顯示, 2018年我國石油焦產業分布在山東地區的產能占比達36%,分布在華東地區的產能占比達18%,分布在東北地區的產能占比達11%,分布在華北地區、西北地區的產能相差不大,均占比達9%,分布在沿江地區的產能占比達7%,分布在西南地區的產能占比達2%。
具體從企業的角度來看,目前中石化集團仍然掌握著行業大多數產能。2018年中石化產能降至38%,地方煉廠增至42%(其中山東地煉占全國28%),中石油產能穩定在13%,中海油占7%。從石油焦產能分布來看,地方地煉廠超越中石化焦化裝置產能而占據首位,中石化產能退居第二。
價格呈波動下降走勢
2018年第一季度,受上年12月份地煉石油焦降價去庫存的影響,地煉石油焦觸底反彈,價格整體上漲18.04%。第二季度石油焦市場一反常態,檢修旺季價格大幅下行,價格整體下跌13.76%。第三季度,地煉石油焦市場先揚后抑,價格整體上漲7.53%。第四季度前期持續上行,從11月中旬開始,走勢跌宕起伏,整體下跌0.90%。
進入2019年,我國石油焦價格整體呈波動下降的走勢。據京博石化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2019年12月16日,我國石油焦平均出廠價跌至1417.88元/噸。
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《中國煉油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》,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、產業規劃、產業申報、產業園區規劃、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。